全國港口岸電布局方案出爐 2020年底前共布局493個專業化泊位
日期:
2017/9/5 17:20:51 字體:
+ |
-
近日,交通運輸部印發了《港口岸電布局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。提出著力推進已建集裝箱等5類專業化泊位的岸電設施改造。2020年年底前,全國主要港口和船舶排放控制區內港口共布局493個具備向船舶供應岸電能力的專業化泊位。
《方案》提出,到2020年,全國沿海和內河主要港口以及船舶排放控制區內港口50%以上已建的集裝箱、客滾、郵輪、3千噸級以上客運和5萬噸級以上干散貨專業化泊位,實現具備向船舶提供岸電的能力??紤]各港口的不同地理區位、泊位能力、吞吐量等多種因素,綜合運用數學規劃與篩選相結合的方法確定岸電布局方案:到2020年底前,在全國主要港口和排放控制區共布局493個具備向船舶供應岸電能力的專業化泊位,其中沿海366個,內河127個。
其中,在沿海和內河主要港口中的大連、營口、秦 島、天津、煙臺、青島、日照、連云港、南京、鎮江、南通、蘇州、上海、寧波-舟山、溫州、福州、廈門、汕頭、深圳、廣州、珠海、湛江、北部灣、???、重慶、宜昌、荊州、武漢、黃石、岳陽、九江、安慶、蕪湖、無錫、湖州、 港、梧州、肇慶和佛山等39個港口,共布局434個具備向船舶供應岸電能力的專業化泊位。按照泊位類型劃分,集裝箱、客滾、郵輪、3千噸級以上客運和5萬噸級以上干散貨專業化泊位分別為254個、75個、9個、28個和68個。
另外,在船舶排放控制區內(不含主要港口)的錦州、唐山、黃驊、東營、泰州、常州、揚州、臺州、虎門、惠州、中山、江門等12個港口,共布局59個具備向船舶供應岸電能力的專業化泊位,其中沿海49個、內河10個。按照泊位類型劃分,集裝箱、客滾、3千噸級以上客運和5萬噸級以上干散貨專業化泊位分別為23個、2個、1個和33個。
對于納入布局的港口范圍,《方案》按照突出重點的原則,結合排放控制區政策和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要求,提出2020年前重點推動主要港口和排放控制區內港口的岸電設施建設,解決船舶污染排放較為集中和嚴重的港口靠港船舶使用岸電需求,減少重點區域港口的污染排放。按照2015年底的港口統計數據,布局范圍內港口貨物吞吐量占全國貨物總吞吐量的75%,其中集裝箱吞吐量約占全國集裝箱吞吐量的90%。
經測算,《方案》實施后船舶靠港期間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和PM2.5排放量預計每年可分別減少6.0、11.0和0.8萬噸,其中沿海港口分別減少5.3、9.1和0.7萬噸,內河港口分別減少0.7、1.9和0.1萬噸,減排效果顯著。
《方案》是我國針對港口岸電設施建設的 份 層設計文件,其出臺對推動我國港口岸電設施有序建設、引導船舶靠港使用岸電將起到積極作用,對促進水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 |
附件: 全國港口岸電布局方案出爐 2020年底前共布局493個專業化泊位 |